中共党史研究

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史刍议 

来源:中共党史研究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1-04-02

从中共党史的学科范畴来说,“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史”本该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,但长期以来反而成为一颗学术遗珠。现在将其重新纳入中共党史研究的学术视野,或可期待成为一种新的学术增长点。然而,到目前为止,这一领域的规范化限制尚未得到充分讨论,理所当然的想象可能成为学术进步的障碍。为此,本文不妨刍议一二。

一、名称提法辨析及其他

“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史”这个名称的提法,似乎很眼熟但又很新鲜,因为以此命名的研究成果极为鲜见(1)相关文献检索仅见两例,即孙立新、王学典:《西方学者研究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史的重要成果——评〈政治与科学之间的历史编纂〉》,《山东社会科学》1992年第1期;林国华:《创制体式 位本民族——论范文澜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史上的特殊地位》,《山东社会科学》2010年第2期。前文仅在标题上出现“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史”一词,内文再也没有出现;后文则以副标题出现,内文也仅完整地出现过一次。可见,这个提法恐怕只是针对“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”现象的一个陈述性描述。。这个提法,过往在学术价值判断的陈述中较为常见,如类似于“李大钊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史上的重要地位”等便是,而作为一个单独的主体论题则极为罕见。为何如此?实际上,这个提法显然是由双重结构的偏正短语所构成:第一重可表述为“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历史”,第二重则可表述为“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史学史”。如果将其当成研究对象,那么第一重就是意指对“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”所展开的历史研究,第二重则意指“中国马克思主义”性质的史学史研究。这两种意指显然存在差异,因为它表明的研究主体存在不同。揆诸“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史”之本义,恐怕更倾向于特指第一重意思。假若如此,这个提法就不应当被看成是一个陈述性的历史现象描述,反而应当被视为一种专门性的学问。因而,这个提法就是一门学问的名称,学问的名称显然不宜作为研究论题,而只能作为对这种研究进行知识归类(学科)的描述。但是,似乎也不能排除第二重的意思,因为尚存在着大量以“中国史学史”命名的论著,都强调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来进行研究,如白寿彝主编《中国史学史》、瞿林东《中国史学史纲》、谢宝成主编《中国史学史》等,虽然是以中国古代史学史作为主要研究对象,但都是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方法论为指导的研究形态,这类史学史研究同样不能不划入“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史”的研究范畴之中。

就以“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”的历史研究而论,当然可以用“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史”的名称来概括。这种概括首先是将“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”作为研究对象所进行的描述,因此这个概括只是一种描述性术语。一旦将这个研究对象纳入中共党史研究的学科范畴之内,那么这个描述性术语就不能不转换为学科的专有术语或学术概念。这样一来,对学术概念的内涵就必须作出必要界定,这是展开专门领域学理探讨的基本前提。

一旦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历史实施研究,即便是刚刚起步,从严格的学术定位来说,就已经进入了学科范畴,“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史”也同步升格为学科概念。至少到目前,党史学界对这个概念并无相对一致的内涵界定。但实际上,我们可以从国内的一般性“史学史”定义切入,尽管许多史学史专著对此未作说明,仅能从章节所叙内容悟出一点大概。国内最早实际涉及中国史学史研究的,恐怕当数20世纪20年代早期在北大讲授“中国各种史体发展之大概”的朱希祖(2)《朱希祖文存》,上海古籍出版社,2006年,第373页。,其后梁启超才在论及历史研究法时将这类研究对象称为“中国史学史”,并划定研究范围为“一、史官;二、史家;三、史学的成立及发展;四、最近史学的趋势”(3)梁启超:《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》,中华书局,2016年,第185页。。但这并不是对“史学史”概念内涵的界定,而是对“史学史”研究涵括的内容进行归类。

国内较为完整的“史学史”概念内涵界定,当出现在20世纪40年代,并且大多是以中国史学为主体对象的史学史研究。金毓黻的《中国史学史》强调指出:“就历代史家史籍所示之法式义例及其原理,而为系统之记述,以明其变迁进化之因果者,是谓之史学史。”(4)金毓黻:《中国史学史》,商务印书馆,1999年,第2页。曾留学美国且熟谙欧美史学的陆懋德在《中国史学史》讲义稿中也说:“所谓史学史者,在西语谓之‘历史之历史’,此即叙述自古来之历史的成绩,凡历史家之作史的方法艺术,及其演进发展的程序,皆在讨论之内。”(5)王东、李孝迁主编:《中国史学史未刊讲义四种》,上海古籍出版社,2018年,第193页。“法式义例及其原理”或“历史之历史”的意蕴,恐怕是“史学史”概念最核心的内涵。晚近以来的“史学史”概念界定,大多不出其右,尽管范围和要素有所损益。白寿彝认为史学史是指史学发展的客观过程,瞿林东也认同这个说法,并将其内容扩展为以下几个方面,即“史学的发展过程及其阶段性特点”“史官、史家与史学成果及其特点”“历史思想与史学思想”“史学与社会的相互关系”“史学发展与相关学术文化领域的关系”“史学发展的规律性”等(6)瞿林东:《中国史学史纲》,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,2017年,第21页。。

上一篇:老一辈革命家的特批
下一篇:没有了